6月14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办,重庆图书馆、《图书馆报》承办的2019新时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重庆举办。与会者共同探讨新时代图书馆创新理念和智慧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构建的新思路、新方法。 据了解,面对新形势,立足于人工智能、自动化、数字化、“互联网+”和图书馆转型发展需求的时代背景,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正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善阅读环境,融合科技元素,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智慧图书馆、优秀阅读空间的成功案例。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功能需求日趋多元化,对其人文化、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兹恒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的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员需要具备4个基本素质:一是具有快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二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三是具有学科知识分析能力,四是具有创新服务意识,致力于终身学习。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邵波认为,当前的图书馆需要应对一个变革,而这个变革,需要生态环境的变革,需要业务流的变革,需要系统的变革;利用NLSP(下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去推动图书馆的变革,从而更好地使整个图书馆逐步进化至完全的智慧图书馆。 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首先为大家分享了一组阅读数据。他表示,通过3年的努力,重庆大学图书馆基本完成了作为智慧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阅读数据的进一步总结和梳理,改变了我们原来对阅读的认识。”他说,今后,图书馆也会把这样的数据带入整个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去,让服务更有针对性。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表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高级阶段,即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保障人们在学习和研究等一切知识获取与创造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便捷、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同时,智慧图书馆也汇集了管理、业务和服务三方面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在三方面的结晶。 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180余位图书馆界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