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全国发行,成为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本报继报道出版、造纸、印刷产业链全力保障《纲要》发行之后,本期重点聚焦《纲要》封底的二维码喷印。
学习出版社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将二维码验真伪等应用集成到一个码上。本报记者 樊凡 摄
印刷员工正在检查二维码套印是否准确。安徽新华印刷 供图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发行,全国掀起了学习《纲要》的热潮。在拿到该书时,读者会发现其封底印有一个明显的二维码标识。该二维码不仅是听书的入口,也是图书验真伪的入口。
食品、药品包装中常见的二维码追溯如何被应用到图书上?出版单位、印刷企业如何通力合作实现一书一码?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来到学习出版社,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背景:图书盗版倒逼防伪升级
“这都是被盗版逼出来的办法!”甫一见面,学习出版社副社长陈玮就向记者道出了利用二维码验图书真伪的初衷。
据陈玮介绍,主题出版物由于发行量大、发行时间短,一直备受盗版困扰。以学习出版社为例,该社在2013年采用二维码防伪前,市场上流通的盗版主题图书数量一度占到正版图书发行量的20%以上。
“2013年,我社‘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未采用当时尚不成熟的二维码防伪技术,该丛书的盗版比例几乎达到了正版图书发行量的50%,可谓触目惊心。”学习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吴保平告诉记者。
“2014年,我一天最多接到7个版本的盗版‘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举报电话。”学习出版社总编室印制主管王晓勇说。
事实上,针对主题出版物盗版猖獗的现象,学习出版社已进行了颇多的尝试,比如,学习出版社每年都会联合公安、文化执法等单位到各地摸排走访盗版印制窝点。但是如何从“源头找”变为更高效的“终端防”,让广大的读者参与到防盗版中?如何让读者掌握简单易操作的验真伪技术?在多方考察、学习、讨论后,学习出版社打算以药品包装上的可追溯条形码切入。经过调研,学习出版社选择与“中国追溯”,即中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合作,由“中国追溯”提供二维码及手机验真伪平台,并在2013年10月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上首次使用了防盗版二维码。“读者只需通过微信扫一扫,便知真假。”陈玮说,这无形中“加长”了他们防盗版的“手臂”。
目前,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所有主题出版物都采用了二维码验真伪技术,其产生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这不仅打击了盗版,也增加了主题图书的销量。”吴保平告诉记者。
随着国家打击盗版图书力度增强、防盗版技术日渐成熟,出版单位打击图书盗版更加有的放矢。“这让我们在打击盗版主题出版物时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强有力的手段。”陈玮如是向记者表示。
印制:0.1元新增成本多用于进口油墨
《纲要》封底的二维码每次印刷时信息不同,因此采用可变数据印制技术,在计算机条码生成程序的控制下进行喷印,一本《纲要》对应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
“二维码的印制工艺与传统印刷工艺不同。为印制好这个小小的二维码,许多合作的印刷企业或购置一套新设备,或自主研发,将喷码核心设备集成到传统的生产线中。”陈玮告诉记者。
除集成设备外,相关印刷企业还会提前反复打样试验。据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春铭介绍,他们在进行《纲要》封底的二维码喷印时,曾多次打样,反复进行工艺实验,确保喷印达到最佳效果。
那么,喷印一个二维码将增加多少成本?“0.1元左右。”王晓勇告诉记者,一个二维码的成本主要包括“中国追溯”的服务费和印刷企业的喷码费用,其中进口油墨占到成本的大部分。
为确保二维码达到最佳效果和印制的一致性,学习出版社要求合作印企必须采用指定的进口油墨。“如果各个印企采用不同的油墨,那么印制出的二维码大小、颜色、纹理以及在触摸时的凹凸感都会有所差异。”王晓勇说。
此外,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纲要》的版权页显示,其内文与封面分别由两家印刷企业印制。实际上,这是为了确保《纲要》封面颜色的一致性,防止各家印刷企业追色不准导致颜色差异。
陈玮认为,当前,喷码技术已逐渐被改善、提升,但印刷企业的喷码技术与传统印刷工艺间仍存在衔接程度不够的问题,这是导致图书印刷入库率低的原因之一。且不同的喷码设备也会导致喷涂出的二维码呈现不同的形态,这需要出版印刷全产业链通力合作,逐步制定出统一的喷码标准。
功能: 众多应用的 “集成入口”
当记者用手机扫描《纲要》封底的二维码时,手机界面会直接跳转到“中国追溯”的验证平台,点击直接验证按钮将继续跳转到该书的验真伪界面。
该界面显示了该书的规格参数、书号、印制单位等基本信息。此外,页面下部显示的“警告!此商品已被消费”的字样,表明记者手中的这本《纲要》已被扫描销售。此外,如果点击聆听全文或学习微端,可按照目录选择章节进行听书,点击分享按钮还可将所听的章节分享到朋友圈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记者在进入验真伪平台前选择“允许定位当前位置”,手机界面也会显示记者验证时所处的位置。“读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反馈到出版社后台,我们也会知道该位置与图书印刷发行所在地是否一致。”王晓勇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图书窜货情况的发生。
其实,二维码验真伪的操作并非一直像现在这样简单易操作。2013年出版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封底,读者除需要用手机扫码外,还需将涂层刮开,输入密码进行验证。2015年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封底,不仅有“出版物版权追溯保护”二维码,还有学习出版社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订阅号的二维码。而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纲要》封底的二维码,不仅承载着验真伪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如听书、分享等功能的“入口码”也集成到同一个二维码上。
是不是每个品类的图书都适合应用二维码防盗版技术呢?吴保平认为,当单品类图书发行量不大、发行渠道较多时,出版社一般不采用该种方式来防止图书的盗版窜货。
(作者:樊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